3.5.24
Download Press Release

重新定义水资源短缺

谈到水资源短缺,最常见的说法是:地球上的可用淡水只占不到0.01%,我们的资源快耗尽了。这话虽然没错,却容易误导人。我们并非在消耗一个静态的水池——水是可再生的,正因如此,这微小的比例才能滋养人类亿万年。既然如此,我们为何还会面临全球水危机?

问题的核心在于两点:供应和获取。这两者都受自然地理和气候影响,决定了水资源的分布和丰沛程度。然而,聚焦人为因素,才是重拾我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和责任的关键。

在供应方面,人类的过度消耗和污染是主因。当水资源消耗速度超过自然补给速度时,水资源就会出现短缺。同时,被化学品或能量污染的水体,不仅无法使用,还会危害人类和地球健康。

解决供应问题,要靠负责任的水资源管理。这意味着必须改变“一切照旧”的做法,重新调整优先级。目前,全球近70%的淡水用于农业,约20%用于工业,仅略超10%用于市政和家庭。既然农业和工业消耗占了“大头”,就必须探讨如何通过行业转型来提高效率,减少不必要的淡水消耗。

纺织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该行业每年消耗高达930亿立方米的水(约等于37,200个标准奥运泳池水量),还造成全球20%的淡水污染,变革迫在眉睫。尤其是染色环节,约占其生产用水量的85%,也是前述水污染的主要来源。因此,投资并推广像无水染色这样的针对性创新技术,有利于降低工业对水资源供应的影响。

然而,即便我们创造了水资源丰沛的世界,获取难的问题依然存在。偏远农村和贫困社区持续面临取水障碍,包括缺乏管网连接、卫生基础设施不足,以及相关资源投入过低。

因此,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水资源短缺问题。人类在这场危机中并非被动角色,我们有能力、也有责任去创造变革。

<span class="story_highlight">参考来源:欧洲议会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。 </span>

声白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