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消费观:消费者如何推动循环经济

大众消费的线性模式,即“获取-制造-丢弃”模式,是气候变化的一大推手,若不加以改变,将会对人类、野生动植物和地球造成严重后果。循环经济则为此提供了一条替代路径,它优化资源利用,并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和消费全周期中的浪费与污染。研究表明,在制造、食品生产和产品使用中实施循环策略,有望将全球温室气体(GHG)排放量削减39%。要实现这一转型,消费者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。

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直接影响需求,进而左右产业的供给方式。有意识的消费,即只购买必需品,并支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品牌,可以发挥关键作用。每一次购买都是向企业发出信号,推动它们采取更环保的做法。此外,通过租赁、借用或购买二手商品来拥抱共享经济,能有效抑制对新品的需求,从而节约资源。在时尚领域,选择高品质、耐穿材质的服装,能延长产品寿命,减少更换频率。仅将单件衣物的平均穿着时长延长一倍,就有望使纺织业的排放减少44%。

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环节,但目前全球仅有8.6%的资源得到回收再利用。要弥合这一差距,消费者应优先选择那些减少浪费、利用再生材料且自身可回收的环保产品。同时,掌握产品报废处理的实用知识也必不可少——无论是如何清洁、分类,还是知道该送往何处回收。202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,尽管95%的美国人自称参与回收,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了解基本的回收操作。
然而,单凭消费者的努力,还不足以释放循环经济的全部潜力。政府需制定支持性政策和激励措施以加速转型;同时,品牌与制造商必须为市场创新可持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,延长产品生命周期,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同时,他们亦应承担起减少空气与水污染等负面外部性、守护自然资本的责任。
循环经济并非全新概念——千百年来,人类曾与自然和谐共生。如今,是时候让我们所有人——消费者、企业、政府乃至社会各界——共同努力,恢复这种平衡。通过集体的力量和创新,我们能够重塑经济模式,为子孙后代守护好地球家园。
<span class="story_highlight">参考信息来源:麦肯锡、Circle Economy Foundation、世界资源研究所、艾伦·麦克阿瑟基金会、Paper and Packaging Board。<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