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碳补偿会阻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?

随着越来越多公司设定雄心勃勃的“净零”目标,碳补偿作为一种可持续战略备受关注。这种做法是指投资于其他减少或消除碳排放的项目,以抵消自身的排放。热门的补偿项目包括植树造林、可再生能源计划以及能效项目等。然而,过度依赖碳补偿,可能会适得其反,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。
最糟的情况是侵犯原住民权利。报告显示,在刚果民主共和国、亚马逊地区、肯尼亚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,为碳补偿而设立的造林项目,导致原住民被强行驱逐出家园。这些行为侵犯了人权,给当地社区带来毁灭性后果。

研究分析还表明,补偿项目失败率激增,承诺的效益难以兑现。《卫报》和Corporate Accountability的调查发现,排名前50的减排补偿项目中,有78%可能毫无价值:有些项目无论是否有碳信用市场都会产生气候效益;有些项目则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“泄漏”或转移到其他地方;而绝大多数项目无法保证其减排量是额外的、永久性的。
对全球领先的碳信用认证机构Verra的进一步审查,暴露了严重的可信度问题。调查显示,其热带雨林碳抵消项目中,超过90%的碳信用并未代表真实的碳减排。这些信用额度往往是基于高度夸大的森林砍伐预测情景(高出实际400%)所核发的。
即使系统完美无缺,仅靠碳补偿也无法解决气候危机。以最热门的项目类型之一——植树造林为例,其效益通常延迟——新种植的树木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吸收承诺的二氧化碳量。减排效果也是暂时性的,因为一旦树木因气候灾害、砍伐或衰老死亡,吸收的大部分碳最终会重新释放回大气中。
归根结底,碳补偿无法替代真正的减排努力。企业必须摒弃“一切照旧”的做法,将可持续发展融入运营的核心。这需要一场全方位的变革,包括改用可再生能源、减少废弃物并加强回收、提高能源效率、负责任地管理水资源以及进行绿色产品设计。只有优先落实这些切实行动,我们才能推动真正的变革,共创更美好的未来。
<span class="story_highlight">参考信息来源:Carbon Brief、《卫报》、绿色和平组织、MIT Climate Portal。</span>